關於這本書
書名:慢食天下
作者:焦桐
出版日期:2023/04/10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對飲食文化和美食有興趣的讀者、想瞭解各種美食的食材、料理方式和品嘗經驗,以及美食背後的人文發展和時空變遷的讀者。
同時,喜歡閱讀幽默、深刻和充滿畫面感的文字的讀者也會喜歡這本書。
畫個小重點
本書系統性描寫飲食各面向,文字幽默、深刻且充滿畫面感,成為華文世界飲食文學的新標竿。
書中對飲食的描述涵蓋歷史、文學、情感等各方面,跨越古今中外,令人印象深刻;講述每一道美食的食材特色、料理方式和品嘗經驗,不僅讓讀者瞭解食物本身的典故由來和味蕾感受,更進一步領略美食背後的人文發展和時空變遷。
精選段落摘要
論粥
中國歷史上粥與祭祀、生活、荒年災害等密不可分,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粥也有不同種類,包括甜粥和鹹粥,不同的粥品都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故事。
從困難時期、荒年、戰爭年代到現代,粥一直是人們迫不得已的選擇和養生良品,粥不僅能救急充饑,還有養生功效,如李時珍所述的利小便、止煩渴、養脾胃,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深受推崇。陸游更是堅信常吃粥能長壽,並提倡食粥攝養法,張耒也認為食粥對腸胃最為良好。
在某些時刻,如饑荒年代,政府和良善人家都會設立粥場和粥棚,讓人們能夠得到食物救急。粥也是一種暖身又暖心的食物,當年亞洲移民漂流至馬達加斯加島時,因為吃粥而存活率最高。
粥不只是保健強身的良藥,也能解決飢餓問題,成為緊急營養的來源。南方人喜歡吃粥,而北方人則是以小米粥為代表的滋補食品;粵菜中的煲仔粥則是以多種食材搭配烹調出濃郁的鮮香味道。
粥是一種適合廣泛食用的食品,可以由不同的食材煮成,並且有許多不同的口味,如山藥粥、羊肉粥、虱目魚粥等等。粥的烹煮方式是文火慢熬,至米爛湯稠,米與米湯渾然融合。
粥的口感清淡,因此有人會因為養生而食,也有人為了變換口味而吃粥。白粥的香氣很含蓄,口感黏稠柔軟,是一種平靜之美,淡泊不張揚;一種閑適感;最令人驚嘆的至味,是自然樸實的滋味,不浮誇、不雕飾的清淡味道,裡面往往藏著深沈的感情。
論豆腐
豆腐雖然是平淡的食材,但卻易受影響,並能容易地吸收其他食材的風味,使其在不同的烹調方式和搭配下呈現不同的風味。
豆腐的種類繁多,並提到豆腐的可塑性強,易受影響,用不同的手法烹調,能增加豆腐的風味;同時也提到豆腐營養豐富又價格實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豆腐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從宋代開始,豆腐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食品,並且從來都是廉價的食物,南宋時甚至是窮人的求食之物。
豆腐的製法和產品有多種,不僅是一種素食,也可以入葷饌,如麻婆豆腐等著名川菜。而豆腐製作過程中攪拌方式和滷水份量是製程中的關鍵,而凝固劑也是影響豆腐老嫩程度的重要因素。
日本人對豆腐的製作十分認真,並且在不同季節吃不同的豆腐,例如夏天吃涼豆腐,冬天吃湯豆腐。而豆腐的再加工也很多樣化,像是豆皮、豆乾、臭豆腐、凍豆腐、油豆腐、釀豆腐等等,每種都有其特色和風味。
關於作者
焦桐
臺灣飲食文學教父,「二魚文化」公司、《飲食》雜誌創辦人,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專事寫作。
他的飲食散文可讀性極高,風行兩岸,深受讀者歡迎和肯定,對於飲食文化的熟稔和筆法乾淨、純粹、優美、清爽、抒情、幽默、跳蕩也讓人贊嘆不已。他將對美食的觀賞與享用不能並存的短暫藝術行為表達得淋漓盡致,傾注感情,繆斯與飲食相得益彰。
*本文情境圖由Midjourney產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