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有托邦 索隱:關於當下、生態與未來的文化想像
作者:廖偉棠
出版日期:2023/05/08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本書適合那些對當代思潮、文學、詩歌、電影、音樂、建築、藝術和生活美學等不同類型文本感興趣的讀者,同時也適合那些關注環境議題、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觀的人們。如果你希望思考未來與自然的關係,探索當代社會實踐,並尋找通向一個更美好世界的道路,本書將為你提供啟發和思考的空間。無論是青年讀者還是年長者,都可以從中獲得對於個人與社會意義的思考和啟示。
畫個小重點
本書強調我們應成為改變世界的推動者,而不僅僅是期待外在環境的改變,透過思考未來與自然的關係,我們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有托邦」這個概念,它超越了烏托邦和反烏托邦的限制,代表了對新生活方式、新世界觀和未來的希望與想像。在面對疫情、人為災害和自然災難等挑戰時,我們應該反思並尋找通向有托邦的路徑。作者通過筆觸,以梭羅、宮澤賢治、千利休和班雅明等人為同行者,探索了不同的社會實踐,如不消費拾荒生活、Nomad Land新遊牧一族和新農村復興等,鼓勵我們對自然、生態和新生活方式保持渴望。
本書是一張存在地圖,為獨立靈魂提供了精神支持,提醒著我們,未來是不斷發生的當下,我們應該思考個人在時代中的回應,並以批判的眼光面對世界,而不只是看到黑暗和沉重。希望未來的人能夠勇敢出發,不只滿足於虛擬世界的體驗,相信真正觸摸過的路才是真正的道路。同時,鼓勵現在的人們不要追求養生、傳謠和心靈雞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這個世界依然新鮮。
未來AI可能成為引領我們認識新愛、新人際關係和新政治的引路人。我們應該重新發明生活,重新挽回我們失去的世界,並期許每個人成為一個「新人」,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一個新生的世界。
精選段落摘要
與青山萬物一起修行
《禪定荒野》是蓋瑞・斯奈德(Gary Snyder)的一本反動生態文學作品,他被視為當代美國最接近先知的詩人之一,他結合了詩人、修道者、勞動者、神秘主義者和激進環保主義者等身份,關心他者和眾生的命運勝於自身和人類的命運。斯奈德的目標是在當代迷失的時代中尋找道路,並強調自然和地球的重要性;他相信道路和自由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探討了在荒野中尋求自由的方法;他以禪僧的智慧指出,在無路之中可以找到另一種道。他提出「在道上」是進入禪定荒野的先決條件,並強調在所處之地竭盡全力地工作,但《禪定荒野》這個書名有些誤導,它更多地強調實踐和修行的意義,並呼籲我們不斷地實踐和探索。
斯奈德年輕時在日本經歷了和尚的生活,但實際上他沒有正式出家,而是選擇以俗家弟子身份參與寺院的宗教活動;他相信真知灼見不僅來自於寺院內的經驗,更來自於工作、家庭、愛情和失敗等日常生活的經歷。他認為自由超越了宗教,只有在荒野中才能真正獲得。斯奈德堅信一個人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置身於簡樸的生存環境中,經歷困難、遷徙、露宿和不如人意的生活;他重新定義了荒野這個詞,並提出了新的無政府主義宣言,強調社會秩序應由內部形成,個人應遵守當地的習俗和禮儀,並反對壓迫、禁錮和剝削。
斯奈德將泛神論重新定義為對現實世界的關注,並引用了道元禪師的詩性闡釋,他認為心靈不僅指思想和觀念,更指樹木、籬笆、磚瓦和青草。斯奈德的道強調遠離分析,超越分類,自我組織,隨性自如,並認為這是大自然之道。他的道奠基於超越國家和時代的高級契約,將各種力量的總和稱為地方精神,他的朋友們認為,生態區域主義的成功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實踐中過上更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蓋瑞・斯奈德傳達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契約精神,這種精神在城市生活中也能體現出來。他強調顧客不貪小便宜、業者與人為善應該是雙向的,這就是禮尚往來的本意。他將這種契約觀念擴展到全球範圍,主張我們需要與海洋、空氣和鳥類簽訂一個世界級的「自然契約」。如果我們不恢復公共領域,不重視野生世界的價值,那麼野生世界將會消失,並且工業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將破壞我們的生命系統。
斯奈德的環保觀念不是為了人類而存在,而是為了地球。他將禪宗和詩歌的影響融入自己的思想,並理解山水的轉化過程,認識到山水是人們修煉的伴侶。他以「青山常運步」的觀念來凝結他的思想,並以幽默的方式探討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斯奈德希望人類在全面了解自己之後,再去研究其他動物。他通過詩歌和文學揭示了荒野中無言的公案,並呼籲我們意識到四面八方都是道路。
游移的美國夢,或輪子上的平行世界
從小就被童話故事中居住在大篷車或馬戲團中的吉普賽人所吸引,夢想成為一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然而長大後作為一個在南方城市長大的文弱書生,無法實現這樣的生活方式,只能透過文字虛構自己的游牧夢。讀過很多關於現代流浪生活方式的書,最新的一本是美國非虛構作家潔西卡・布魯德所採寫的《游牧人生》 ,該書探討了現代流浪生活方式的真實面貌,展示了這些被遺忘的人在現代美國貧窮的現實。
《游牧人生》關注那些選擇放棄不動產,選擇住在移動車屋中的人,並著重探討他們所面臨的限制和為什麼主流社會對這種生活方式持敵意態度。這些人被稱為Nomadland「新游牧族」,他們是在金融危機後失去工作和住所的人群,選擇不再參與資本主義的遊戲,轉而選擇流浪生活。這些人的資產和資歷被摧毀,年齡限制了他們重新就業的可能性,而流動房屋和營地成為他們唯一負擔得起的居住選擇。他們從事低薪工作,例如營地管理員和亞馬遜倉儲工人,這些工作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了傷害。
車居族對於節儉和物質需求的削減非常擅長,他們的夢想是在荒野中建造一個環保的「地球方舟」,然而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不得不為不環保的電商服務賺錢。車居族在經歷了社會對他們的背叛後,選擇創造自己的幸福餘生,與自然結盟對抗現代社會的壓力;他們建立了一個平行的美國,超越了傳統的家庭關係,建立起獨立的無政府互助聯盟。這些老年人展現了超乎年齡所應有的倔強,他們的生存經歷戳破了外界對幸福的想像,他們證明了自己是四海為家的人,而不是無家可歸者。
在他們的旅途中,與他們相遇的陌生人給了他們一種家的感覺,建立起新的家庭關係,這種基於新經濟模式的關係比血緣或經濟利益所建立的「正常關係」更加美妙。儘管《游牧人生》大部分描繪了現實,但最終他們選擇了理想。如果讀完他們的故事後,仍然對這種生活感到吸引,那麼恭喜你,你和我一樣仍然有機會成為新的地球人。
在深度時間裡重新思考人類世
羅伯特・麥克法倫的《大地之下》是一本探索深淵的書籍,進入其中就像進入無窮的洞穴世界。這本書結合了現實和抽象、歷史和未來的意義,麥克法倫以其壯麗的文字營造出一種嚴肅的氛圍,伴隨著整個探險過程。
作為布克獎評審主席中最年輕的人,麥克法倫看起來非常學者氣,但他並不是一個書呆子式的作家;他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力士安泰俄斯一樣,需要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中充電,從《心向群山》到《故道》、《荒野之境》再到《大地之下》,他越來越貼近大地,直至進入地底中心。
麥克法倫以其"行走文學三部曲"成為當代英語自然文學的代表,而《大地之下》已不僅僅是一本自然書寫,而更像一部結合詩意、戲劇性、激情文學、考古學和未來學等元素的現實史詩。對於麥克法倫和他的同道來說,向下是一種對平凡生活的抗爭,是地質深度時間與日常時間的對抗,是複雜立體的"人類世"與"資本世"的對抗。
洞穴與寫作息息相關,進入幽暗的黑暗中,才能理解光明。洞穴和地底世界的封閉帶來了一種覺醒的力量,麥克法倫在描寫一位印度閉關修士時解釋得很清楚:"梵咒、孤寂和黑暗使她感知到一種新的感受,她的視野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結束修行後,她感覺自己廣袤如天空,古老如山巒,無形如星光。"
洞穴本身也具有神秘性,"長久以來,我們將恐懼、逃避、珍惜和保存之物都安放在地下世界。"洞穴是最接近死者世界(冥界、陰間)的地方,也最像孕育新生命者的子宮,《大地之下》的開始以極度危險的描寫展示了這種雙重性。在門迪的墳墓中,麥克法倫忍受岩石的擠壓,臉貼著潮濕的洞穴壁前行,仿佛要經歷重生的考驗,就像奧菲斯一樣,無法回頭。
當他進入完全人造的地下世界-巨型礦坑時,麥克法倫終於意識到"人類世"的主宰和業障已經無法逆轉。"人類世"是當今時髦的概念,科學家對"人類世"的早期定義似乎有些荒謬:"在未來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中,人類將成為一股重要的地質力量。"這股力量難道不會摧毀那個"未來"嗎?確定還有數千數百萬年?如果幸運的話,我們的世界將成為未來的考古遺址,但更有可能的是,人類真正的文明永遠湮沒,地球表面只剩下我們野蠻摧毀的痕跡。
這與在地下森林中蔓延的巨大真菌網相比,更不如它們的存在方式來得有趣。它們挑戰了人類世的世界觀。麥克法倫表示:"要理解森林地下世界,也許我們需要一套全新的語言來談論真菌......我們需要用孢子來交流。"麥克法倫從原住民的語言豐富性中領悟到了命名的救贖力量,他接受了"樹聯網"取代了我們的互聯網,接受了"共生世"取代了"人類世"。這是一個無政府互助的概念,藉著人類的智慧,在生命系統中複製共生和相互輔的繁殖形態和過程,無政府主義甚至可以被重新命名為地下森林主義。
這種共生的夢想已經延續了千百年,而且與洞穴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入睡時,就像是進入洞穴探險;"每天的結束,睡眠就像是洞穴學:一種夜間的沉降,以及每個早晨的重新出現。"因此,夢境就是洞穴中的冒險故事,麥克法倫的寫作就是對人類千年夢想的記憶,就像洞穴所做的一樣,"忘夢洞"(也被稱為被遺忘的夢洞)實際上是夢想的存放之處。
關於作者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和攝影家,目前居住在台灣,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的客座副教授。他曾獲得香港文學雙年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獎項,並於2012年被評選為香港藝術發展獎的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廖偉棠的作品包括詩集、小說、攝影和評論集等三十多本著作,他的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和思想深度關注當代社會議題,並以詩歌和文學的形式表達他對人性、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