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超腦零極限:抗老化、救肥胖、解憂鬱,哈佛教授的大腦煉金術
作者:狄帕克.喬布拉/魯道夫.譚茲
出版日期:2023/07/03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對大腦和心靈潛能感興趣的讀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大腦功能、提升生命品質以及探索自我療癒能力的人群。例如:
- 對腦神經科學和心靈探索有興趣的讀者:如果你對大腦和心靈的運作方式感興趣,並且希望瞭解更多關於超腦概念以及如何提升大腦功能的知識,本書可能符合你的需求。
- 追求個人成長和提升的讀者:如果你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解決生活難題、提升學習效能,並擁有更好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本書可能能為你提供啟發和實踐的方法。
- 對自我療癒和身心健康有興趣的讀者: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利用「超腦」的能力來自然脫離老化、憂鬱和病痛,並達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本書可能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洞察和指導。
- 追求個人轉變和探索靈性層面的讀者:如果你對靈性和自我發現感興趣,並想通過提升大腦能力來實現個人轉變和靈性成長,本書可能能為你提供一些思考和指引。
畫個小重點
本書介紹了一種被稱為「超腦」的概念,它是位於生理大腦之上的全知創造者,可以讓大腦發揮更極致的能力。這個「超腦」可以帶來許多超能力,包括反轉老化、延長壽命、修復細胞、強化基因優勢、修補記憶缺損、強化細胞智商、戒除上癮症狀、改善學習效能、過濾負面想法、排除環境危險因素,以及強化自我療癒能力。
腦神經科學家指出,人類大腦含有大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形成了龐大的突觸網絡。這些突觸在回應周遭環境時不斷重組,但多數情況下,大腦處於自動駕駛模式,無法突破自身的限制。現在,人們可以升級大腦成為「超腦」,解決基礎大腦難以解決的問題,提升生命品質,甚至治療疾病。
本書是由兩位學有專精的作者合作撰寫,結合最先進的研究和心靈智慧,引導讀者邁出人類演化的一大步,打破限制大腦潛能的迷思,改變生活和人生。通過擁有「超腦」,讀者將擁有不可思議的自我療癒能力,擺脫老化、憂鬱和現代社會帶來的種種問題,迎接一個超級人生的到來。
作者開場白摘要
心智是騎士,大腦是馬,而握著疆繩的是你
如果我們只用有形的證據來評估世界,就會忽視許多無形的事物,例如愛和同情心。意識是一個無限的源頭,人們需要意識的支持,而這個無限的意識被稱為「上帝」。
大腦不可能創造意識,沒有人能證明鹽、葡萄糖、鉀和水等物質有思考能力。相反地,意識創造了大腦,並且自從有生物能感知這個世界以來,意識一直在支配大腦;隨著意識的演化,它會調整大腦以符合其目的,因為大腦是意識的有形代理人。
以這種方式改變對神經科學的觀點,這可能令人震驚,但可以讓上帝重生;上帝被描述為具有與我們相同特質的意識,能思考、創造,喜歡各種新的可能性,懂得愛,最愛的是生命本身。上帝的心智被認為是具有爭議性的,因為它沒有固定的位置,無所不在,超越時間的界限。這樣的觀念在靈性傳統中被視為上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觀念逐漸消失,上帝被視為信仰而非事實。
心智就像航海中使用的磁石指南針,每個人都緊握著一片珍貴的意識,但實際上我們共享著同一個心智,它存在於每個人身上並超越無限。
量子物理學家歐文.薛丁格的觀點認為,意識是一個場域,就像電磁場一樣,蔓延全宇宙;雖然意識的電子訊號滲透進大腦,但我們不稱之為「我的電力」,而是「我的心意」。許多先驅物理學家和思想家強調宇宙是一個不停流動且不可分割的整體,並呼籲人們超越現有的障礙,開放探索宇宙的智慧、創造力和自我覺察力。
大腦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每個人都握有意識的控制權,一旦大腦受到啟發,便能發揮超越常人的能力。即使有人懷疑超級大腦的存在,只要能看見自己尚未開發的潛力,就已經擁有了一顆超級大腦。
精選段落摘要
超級大腦的超級任務:使用大腦的方式決定了你的未來
大腦的能力並未受到生理限制,而是我們自己限制了大腦的發展,記憶力是一個例子,雖然我們對於大腦如何儲存記憶的方式尚不清楚,但透過訓練,人們可以發展出超強的記憶力。一位年輕的數學天才能夠心算相乘長達32位數的數字,並給出64或65位數的答案,這展示了大腦在記憶方面的驚人能力。人類大腦的獨特之處在於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大腦就能實現;如果我們對大腦抱持負面期待,結果也會受到限制,但若改變想法並相信大腦沒有限制,便能進入功能更高的境界。
人類大腦的能力是無窮的,例如西洋棋天才卡爾森,他在比賽中能夠回憶數千場比賽的棋局。雖然我們不了解大腦如何處理如此龐大的記憶庫,但這些天才能夠輕鬆地達成,他們的例子顯示了尚未開發的大腦潛力。
希望大腦能夠發揮實用功能並解決難題,每章結尾都列出了一些創新的建議,以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們應相信大腦的潛力,並找到使用大腦的方式來塑造成功的未來。
你的大腦,你的世界
大腦在創造新的路徑方面具有驚人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心智能夠創造物質。大腦中的生理反應和化學物質在我們的經驗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興奮、愉悅和感官覺知。心智和大腦是緊密相連的,並且超級大腦的產生取決於控制開關的操作。
願景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重要因素,但必須啟動大腦才能實現行動、可能性、機會和實現夢想所需的一切,這個過程被稱為「創造實相」,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涉及更微妙和無形的層次。而創造實相相關的遊戲規則,包括自我覺察力的重要性、覺察力越強則掌控現實的能力越強。創造實相是一個自然而神奇的過程,並且提到當我們在心智中看到一朵玫瑰時,宇宙也在同一處創造了一顆星星,這表明了創造實相的不可思議性。
你不是你的大腦,你是大腦的主人
「你不是你的大腦」這一原則,對於憂鬱症等情感疾患的患者來說,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憂鬱症患者常認為他們「是」憂鬱,而不是「有」憂鬱,這種認知會加劇他們的痛苦。心智可以創造出現實,就像創造出顏色和情感一樣。
研究指出,海馬迴中新生的神經細胞可以抑制杏仁核產生的負面情緒,這解釋了運動和學習新事物對紓解壓力和預防憂鬱症的作用。藥物治療只能減輕症狀,而心理治療也能達到相同效果,且藥物會產生副作用且療效會隨時間減退。
大腦和心智的區別在於意識的產生和主動創造的能力。大腦是傳遞思想的工具,就像收音機播放音樂一樣,而心智則是真正的創造者。每個人創造的現實是個人化的,大腦提供了傳遞和處理經驗的結構,但經驗本身是個人獨有的。創造力是創造新事物的基礎,可以將生活中的原料變成前所未見的面貌;人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世界,就像拼圖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片段。
關於作者
狄帕克‧喬布拉
知名的整合醫學與自我蛻變先驅,他創辦了喬布拉基金會和喬布拉健康中心。他在全球網路調查中名列《世界郵報》和《哈芬登郵報》全球最具影響力思考家第17名,並被評為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思考家第1名。
魯道夫.譚茲
哈佛大學的約瑟夫與蘿絲甘迺迪獎助神經學教授,也是麻州綜合醫院遺傳學與老化研究部的主任,他在1980年代開始研究神經疾病遺傳學,並成功分離出第一個阿茲海默症基因。他致力於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療法,並在學術生涯中獲得了許多獎項,也參與發表了超過400篇科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