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童年內傷:療癒童年傷痕的40個修復練習
作者:羅伯特.費爾史東/麗莎.費爾史東/喬伊絲.卡勒特
出版日期:2023/06/28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任何在童年時期經歷過貶低、輕蔑或不被愛的話語,並希望擺脫這些負面影響的人閱讀,也適合那些在人生中感到自我批評和內在否定的人,並希望找到解決方案改善自己的人。如果你希望深入了解童年內傷如何影響你的思想、行為和人生,以及如何進行自我重建,本書將提供寶貴的資訊和練習,幫助你走出童年傷痛的循環。

 

畫個小重點

童年時期受到的貶低、輕蔑和不被愛的話語會對我們的內心產生深遠的傷害,這些內在批判就像利刃一樣,控制著我們的思想、行為和人生。這些內在批判在我們面對人生決定時也常常出現,不斷否定我們的行動和決定;然而這些批評實際上來自於童年時期所經歷的傷害話語。透過40個自我重建的練習,我們可以學會看見童年的內在傷痕,擺脫羞愧和內疚感,並不再重複童年的痛苦感受-我們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是受到童年傷痕的影響。

-->到 誠品線上 找這本書 

 

作者開場白摘要

覺察自己的童年內傷,才能釋放自己、做出改變

我們是否過著自己的人生,還是重複著別人設定的人生?覺察內心的自我對話,和意識到可能存在負面思考模式,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理解我們內心可能存在一個「內在敵人」攻擊自己是困難的,但這種意識對我們是有益的。本書的目標是提供從內在批判研究中獲得的見解,並透過方法來幫助讀者擺脫內在批判帶來的破壞性影響。書中的指引和練習旨在幫助讀者辨識內在批判的各個層面,包括情緒反應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了解其起源並采取反制行動,減輕內在批判帶來的深遠影響,使我們能夠活出更滿意的人生。

本書包含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源自童年的內在傷痕〉:描述了內在批判和敵對聲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並介紹了這些聲音的起源和形成方式。該部分還提供了協助辨識和改變內在批判的指引和練習,以減輕內疚和恥辱感。

第二部分〈受傷的內在、受限的自我〉:詳細描述了各種日常情境中阻礙我們達成目標的負面想法或聲音。該部分提供了指引和練習,以減少這些聲音並改變受其影響的行為,它包含了對工作效率、親密關係、性與身體態度、自我挫敗行為以及憂鬱問題的討論和建議。

第三部分〈擺脫過去、擺脫童年內傷〉:包括了針對父母的指引,幫助他們理解內在批判的形成方式並以正向方式對待自己,以帶來對孩子的正面影響。並提供了進一步的步驟和觀點,協助讀者追求個人發展、建立價值觀、培養友誼和面對痛苦問題。

 

精選段落摘要

隱蔽而難以覺察的內在敵人

我們常常允許自己受到念頭和情緒的控制,甚至讓負面衝動和其他煩惱左右我們的思想和情緒,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只會帶來痛苦和折磨。凡是帶來苦難或傷害的都應該被視為敵人,而我們最終的敵人其實就在自己的內心。

許多負面自我批評的想法常發生於我們周圍,例如準備演講的男子擔心自己出糗,準備約會的女子認為自己不夠有趣,尋找工作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沒有機會,以及學校考試的孩子覺得自己很笨..等等。我們每個人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想法?這些想法對人生產生了什麼影響?面對這些想法時心裡是怎樣的感受呢?

這些負面想法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表現和結果,雖然我們可能意識到敵對想法會增加焦慮和影響表現,但我們經常低估了它們對人生的掌控程度。事實上,內在批判是我們內心的一個強大敵人,由破壞性的思想、看法和心態組成,它會控制我們的行為、阻礙個人和事業目標的追求,並使我們陷入負面情緒之中。

透過「察覺」這些想法及其對行為和情緒的影響,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熟悉內在批判的各個面向可以使我們的行為更符合真實的人生目標。這暗示著了解和意識到自我批評的存在,並學會以更積極的方式應對,從而實現更有意義和目標導向的生活。

我們為什麼會有內在批判?

我們內在分歧的程度和性質因父母的教養方式和早期成長環境而有所不同。父母像其他人一樣,也存在著自我矛盾,既有自滿的一面,也有自我批判的想法和感受;可惜的是,父母常常對待自己的孩子時使用相同的負面心態,因此儘管他們愛孩子,也會把批判性的想法和負面感受加諸在孩子身上,當父母覺得自己不好,就很難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好的榜樣。此外,孩子常常喚起父母兒時的感受,即使孩子什麼也沒有做;如果父母在兒時經歷的創傷或失去中留下未解決的情緒,這些情緒也會影響他們對孩子的反應。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遇到「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引發挫折或痛苦」的情況,我們都曾經經歷過被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排斥、忽視甚至敵視的經驗,無論發生的次數多少,這些事件都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被問起父母失控的時刻,我們通常能夠詳細描述,雖然我們可能不記得當時具體是因為什麼事情惹怒了父母,但那時的感受卻一直清晰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必須保護自己,避免經歷父母對我們發怒、讓我們難堪、忽視我們感受所引起的恐懼、焦慮和痛苦,即使他們出於善意。

孩子學會按照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來對待自己,也就是透過父母的教養方式來「自我教養」,父母如何安慰或懲罰他們,他們就如何安慰或懲罰自己。

童年的心理防禦機制,阻礙著成年的人生

心理防禦機制是我們應對壓力和痛苦的方式,而這些機制在童年時期根據我們在家庭環境中所經歷的痛苦程度而發展出來;雖然這些機制在年幼時對我們有幫助,但當我們長大後,它們卻可能限制了我們的潛力。

第一道防線是幻想連結,即透過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幻想關聯來獲得安慰和安全感。這種防禦機制在童年時期對我們有所幫助,但隨著成長,它可能取代了真實的滿足感,成為我們自我滿足的依據。我們可能依賴幻想連結和其他行為方式來安撫自己,而不是依賴他人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第二道防線是將憤怒的父母內化。兒童對痛苦和負面情緒有敏銳的感知力,即使父母只是稍微不高興,他們也會察覺並受到影響。當面臨壓力和恐懼時,孩子會認同父母的情緒狀態,將父母當時的負面情緒內化為自己的,並且心懷憤怒、恐懼或自我憎恨。

內在批判並不是良知或道德指引,它具有羞辱和懲罰性的特質。內在批判的言語往往使我們更加憎恨自己,而不是激勵我們以建設性的方式改變不良行為。內在批判會影響我們,導致自我挫敗行為,然後以此為理由來譴責我們。此外,內在批判還常將人生中正常的欲望、願望和目標變成「應該」的事,當我們無法實現這些「應該」時,內在批判就會嘲笑和指責我們的失敗。

無所不在的恥辱、內疚和低自尊

恥辱和內疚是不同的感受,恥辱是當我們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時產生的,而內疚則與我們的行為有關。這些感受往往由內在批判引起,並在不切實際的情況下降低我們的自尊感和自我重視感,使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在成長過程中,許多人會將父母理想化,認為自己是不好的;這是一種基本的防禦機制,也是低自尊和負面自我意象的主要來源。年幼的孩子需要相信父母是好的、強大的,或者至少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為他們要依賴父母才能生存;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排拒或不受到父母的喜愛,他們往往會認為是自己不好,而不是認為父母不夠好或不愛他們。這種想法讓孩子懷抱希望,相信只要努力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好孩子,就能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需要承認父母的缺點和錯誤,而社會往往不願意揭示父母的弱點和負面特質,這使得我們拒絕改善自我意象和接受愛。我們需要意識到這種理想化父母和家庭的防禦機制,並試圖超越它們,以便建立更真實的自我觀感。

變調的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往往會把內在批判和受其控制的防禦行為帶入其中,並聽從內在批判的指示。這種負面觀點扭曲了對自己和伴侶的看法,並合理化了自己的憤怒和疏遠行為,許多人會聽從那些警告或嘲笑自己追求愛情的內在聲音,導致抗拒愛的出現。

當我們學會忽視這些負面聲音時,我們會發現它們是不合邏輯或不正確的,因為愛是值得的且帶來幸福感,抱著關愛和仁慈之心對待伴侶,可以增強我們對自己的正面觀感。

由於害怕感到脆弱,許多人會抗拒建立親密感,他們在無意識中放棄了親密關係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因為情感、性吸引力和友誼與過去不快樂和拒絕的經驗形成對比。但如果我們想要獲得真正的愛,就需要勇敢面對自己的脆弱和生命的不確定性。

三種無意識方式,讓我們不斷重現原生家庭的狀況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如何透過選擇、扭曲和激怒這三種方式重現原生家庭的模式?

在選擇方面,我們傾向於選擇與父母或家庭成員相似的人作為伴侶,因為和他們在一起感到自在;在扭曲方面,我們可能會刻意誤認伴侶的言行舉止,將其與我們過去生命中的某個人聯繫起來,以紓解焦慮;而激怒則是透過操控伴侶的反應,重現我們童年時期常經歷的行為,有時甚至引起伴侶的不滿。

這些方式往往是在無意識層面上發生的,並且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重現原生家庭的模式;這些模式可能會對親密關係造成負面的影響,包括產生緊張、疏離和冷漠。了解這些模式並與之對話是重要的,透過認識自己的內在批判和過去的情感經驗,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伴侶,並改變這些重複的模式,而這需要個人的自我反省和親密關係中的溝通和理解,並努力改變這些模式,才能創建更健康、平衡的親密關係。

-->到 誠品線上 買這本書 

-->到 誠品線上 看作者的更多書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書僮 的頭像
    小書僮

    小書僮的品書齋

    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