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向12位大師學投資:他們跨世紀的投資修煉,領你走上財富之路
作者: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7/06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本書適合對投資感興趣,希望了解當代投資大師智慧,掌握投資知識體系的讀者。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業投資人員,都能從中受益並提升自己在投資領域的理解和能力。

  • 投資初學者:對投資感興趣,但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的人。書中淺顯易懂地介紹了當代投資大師的智慧,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投資思維的基礎,避免初入市場時的盲目投機。
  • 投資愛好者:對投資有一定了解,但想深入了解不同投資學派和大師的投資原則的人。透過書中的深入探討,他們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當代投資知識體系,從多角度看待投資策略。
  • 投資者追求者:希望追求投資專業化的人。書中涵蓋了多位成功投資大師的經驗和心得,對於那些希望在投資領域取得更好成就的人,本書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
  • 理財顧問和投資專業人員:這些從事投資諮詢和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員,需要持續更新自己的知識,以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閱讀這本書,可以了解到不同投資大師的策略和方法,並在自己的工作中加以應用。

 

畫個小重點

很多人開始投資之路,無論是想累積財富、獲得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務自由。然而投資並不簡單,學校並未教導如何投資,於是人們往往盲目跟隨名師、媒體或者市場謠言,卻最終因運氣而賺得快,因實力不足而虧損慘重,心情沮喪。

因此,需要在浪頭上找到引路人,這些當代投資巨擘為投資開宗立派,設立原則,屢次度過危機。書中挑選了12位當代投資大師,探究他們的生命軌跡,總結出歷經淬煉、可以安心追隨的投資原則;透過閱讀,讀者可以學習每位大師的經驗、智慧與成功心法,並掌握當代投資知識體系、各學派的全貌,將各家各派的精髓運用於投資決策。

書中提供了一生持守的投資原則,如巴菲特的雪球理論,比喻投資就像滾雪球,愈早開始滾動,財富增長愈快;馬克斯的第二層思考,呼籲投資人要進一步觀察市場的共識和股價狀況,才做出結論;達利歐的全天候投資組合,根據不同經濟環境下的資產波動程度配置資產,降低風險等。

此外,書中還涵蓋了查理‧蒙格的多元思維模型,投資不僅看重量化數字,還要分析市場上的交互影響因素;索羅斯的反射理論,鼓勵投資人判斷盛衰過程的出現,反趨勢採取行動;彼得‧林區的生活選股,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熟悉、喜愛、了解的東西或產業,作為投資標的。

本書幫助讀者吸收當代投資大師的致富智慧,掌握各學派的精髓,進一步拓寬視野,為投資思維打好基礎。以淺白易懂的文字,精簡大師智慧精華,扼要整理大事記和投資心法,幫助讀者快速學習上手;內容涵蓋主流的價值投資、避險基金、系統選股、指數型基金等投資概念和議題,適合想掌握投資整體觀的讀者。

-->到 誠品線上 找這本書 

 

精選段落摘要

華倫‧巴菲特-股神從投資初期的三種策略,轉向經營者思維

華倫‧巴菲特,被譽為股神,他的投資哲學在投資初期與後期有所不同。在投資初期,巴菲特主要採用三種策略:低估型投資、套利型投資和控制型投資。

低估型投資是指投資價值普遍被低估的股票,分為經營者低估型和相對低估型;套利型投資則是利用價差進行交易,包括商品的價格差異和併購交易;控制型投資則是利用資產負債表計算公司價值,取得公司控制權並改造企業實現價值。

隨著巴菲特操盤金額增加,他改用八大價值投資法則來篩選資績優的公司:消費壟斷企業、產品簡單易懂且前景看好、有穩定的經營史、經營者理性且忠誠以股東利益為優先、財務穩健、經營效率高且收益好、資本支出少且自有現金流量充足、以及價格合理。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強調「內在價值」,即一家企業能創造的現金流量現值,他堅持只在看到企業的「內在價值」有合理的「安全邊際」時才出手投資。華倫‧巴菲特的投資智慧,讓他成為投資界的傳奇人物,他的投資哲學對於投資人而言,是值得學習和參考的。

查理‧蒙格-股神六十年的智慧和夥人,主張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查理‧蒙格,股神巴菲特的好友和夥伴,他的投資哲學主張追求價值而非價格。起初,蒙格的投資思維與巴菲特的恩師葛拉漢的菸屁股哲學相衝突,蒙格認為應該謹守「安全邊際」,尋找平價的好貨,而不是只追求便宜的商品;巴菲特經過思考後漸漸接受蒙格的觀點,並改變了投資策略,將「追求價值而非價格」的概念納入波克夏文化的基石。

蒙格的投資哲學之一是不揮壞球,只打甜心球,這是受到美國職棒選手泰德‧威廉斯的啟發。他把投資機會視為棒球中的格子,只有當遇到最佳的格子時才會投資,不做其他時候的行動;他強調這樣的好機會可能很少,但只要能抓住一兩次,就足以賺許多錢。

蒙格被稱為「可惡的說不大師」,他的機會辨識能力在於找到可以參股的時機。他通常說「不」,但一旦碰到少有的黃金機會,他會大力投資,絕不小打小鬧;蒙格形容巴菲特在這方面和他相似,碰到好機會時,就全力出擊,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

彼得‧林區-不預測大盤、逆勢操作的生活選股大師

彼得‧林區是一位以生活投資哲學著稱的大師,他不預測大盤,而是在生活周遭發掘值得投資的明星。一個例子是在一九七七年,他注意到妻子熱愛漢斯(Hanes)公司生產的蕾格絲(L'eggs)絲襪,他發現漢斯公司將絲襪放在超市、雜貨店結帳櫃檯旁的架上,購買機率比百貨公司高出十二倍,因此投資了這家公司的股票,獲得了六倍的回報。

林區認為投資靈感可以從生活中得來,例如他吃到好吃的墨西哥捲餅、朋友都到玩具反斗城買玩具、親戚朋友都開富豪汽車,喜歡吃的甜甜圈,或是喜歡穿的衣服或鞋子等,都可能成為很好的投資標的。他舉例說,一九九二年,帶著女兒上購物中心時,發現女兒們都喜愛美體小鋪,他研究後發現此公司的美妝事業版圖廣布全球且成長快速,於是回頭追蹤歷史投資名單,發現自己早在一九八九年就買過這支股票,他又加碼投資,這些投資機會都來自於他從生活中觀察和了解的事物。

林區認為逛街和吃東西也是一種基本分析的投資策略,他建議投資個人最了解的東西,從生活中找到投資機會,讓他相信這樣的投資方式是可行的,因此他被稱為生活選股大師。

-->到 誠品線上 買這本書 

-->到 誠品線上 看作者的更多書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書僮 的頭像
    小書僮

    小書僮的品書齋

    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