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萬能筆記法:日本NO.1筆記本公司KOKUYO最強動手思考術!
作者:下地寬也
出版日期:2023/11/06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 工作者和企業專業人士:書中介紹的筆記法可應用於設計、企劃、工作管理等各個專業領域,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問題,並快速獲得解答。
- 自主學習者: 對於希望更有效率地學習的人來說,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筆記方法,可應用於自主學習的過程中。
- 思考者和創意工作者:如果你是習慣深入思考和追求創意的人,本書能夠啟發你的大腦,激發創意,幫助你提出更獨特的意見。
- 想要克服拖延症的人:書中提到的筆記法可以協助克服拖延和卡關的問題,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 希望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人:對於想要打破僵化思維框架,尋找新思維模式的讀者,這本書提供了突破性的筆記方法和思考要領。
畫個小重點
作者是日本KOKUYO公司的「問題解決專家」,他結合龐大的內部數據,整理出史上最強的「萬能筆記法」。這種筆記法包括兩大筆記模式,能夠培養資訊敏銳度與邏輯分析能力,並透過八大思考要領,幫助讀者突破僵化的問題解決方法。
「萬能筆記法」不僅適用於設計發想、企劃提案、工作管理、會議規劃,還能應用在自主學習等各個領域。每一行字的書寫都能引發更深入的思考,並隨之提升得到答案的速度,只有不停寫下筆記的人,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答案。這種筆記法有四大最強優勢:
- 自由度極高,書寫方式完全自定義,適合每一位工作者
- 視覺化筆記使得信息一目瞭然,更能舉一反三
- 透過手寫記憶,記憶更加深刻
- 全面活化大腦,激發創意如泉湧般停不下來
此外,「萬能筆記法」能夠帶來多重人生複利,工作和學習效率能夠大幅提高,消除拖延和卡關的問題,同時能夠快速得到解答,避免走歪路。學會這種筆記法後,人們可以提出更具獨創性的意見,與他人拉開差距,並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
精選段落摘要
為了得到屬於自己的想法而做筆記
在這個注重個人獨立思考的時代中,動動腦子,勇於展現原創性,並以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必要的。在現代,思考方法和訊息整理技術有多種多樣,但如果無法跳脫傳統思考框架,結果可能與多數人相同。我們要學著從接收的訊息中,透過自己的思考和價值觀判斷,找到屬於自己的結論。
當他人質疑我們的思考是否經過深思熟慮時,建議回答要自信,強調是經由自己大腦思考得出的結論;遇到未來發展或提出創意提案的問題時,不應僅憑借他人意見,而是應該透過自己的思考為問題找到獨特解決辦法。
要找到原創發想並付諸實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透過筆記。不同於一般人認知的筆記僅是提醒備忘錄,筆記是激發思考能力的重要工具;養成用筆記來思考的習慣能夠引發思考,提高對資訊的敏感度,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為何仍需要筆記存在呢?唯有將外界資訊與自己的思考結合,才能創造獨特的創意和發想。
建議在日常中養成記錄事物的習慣,並在做筆記時,同時進行思考;這兩項簡單的要點,是從許多成功人士的筆記中觀察得來的結論,且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提升自我思考的能力。
說到底「思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思考並非一種從零開始的行為,而是將過去的知識、經驗、價值觀整合,編輯成自己的答案。具備思考能力的人能夠靈活應對狀況,更新思考內容,並將接收到的情報轉化成適當的應對方式;相對地,不擅長思考的人可能過於樂觀,缺乏深入思考,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他人身上。
人們要多動腦筋、思考不同可能性,而不是僅憑直覺反應;真正的思考應該突破常識框架,達到深入思考的水平。不僅僅在商業行為中,思考也應廣泛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例如追求成就和平衡、職業生涯的發展、學習新技能、時間分配等問題都需要深入思考。
筆記不僅是簡單的記錄,更是激發思考能力的工具,透過筆記,人們能夠記錄下自己的思考過程,反覆自問自答,形成獨特的見解。了解筆記對深入思考的具體作用是重要的,因為只有真正認同筆記對思考的幫助,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好的筆記習慣。
關於作者
下地寬也
生於1969年於日本神戶,畢業於千葉大學工學部工業意匠學系,於1992年進入生產文具與辦公室家具的KOKUYO,成為專業的辦公室設計師。目前擔任KOKUYO(國譽)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風格顧問,同時擔任「SK Brain」的負責人。
初期,下地寬也面臨不擅長應對客戶的挑戰,經常受到主管的責罵,甚至多次思考離職的念頭;然而1997年,他抓住了公司導入的彈性工作制度的契機,開始進行各種工作型態和辦公室規劃的調查工作。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他前往美國的室內設計事務所進行研修,專注於辦公空間設計、員工行動和環境布局的分析研究。
自2008年以來,下地寬也擔任了KOKUYO研習單位「Skill Park」的負責人、工作風格研究所所長、家具事業部企劃總監、提案行銷部部長等要職。他主要負責KOKUYO的內部應變管理、企業改革和人才培育,同時以「問題解決專家」的身分,兼任員工進修研習會的顧問與講師。下地寬也積極實踐多年的筆記思考整理術,這讓他在創意方面有源源不絕的靈感,他還出版了多本書籍,並一直持續寫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