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愛的8法則:如何找到愛、維繫愛、放下愛
作者:傑.謝帝
出版日期:2024/01/01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 情侶和夫妻: 對於已經處於戀愛或婚姻關係中的人來說,本書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彼此、解決問題並共同成長。
- 單身者: 對於正在尋找愛情的單身者,書中的內容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學會愛自己,以及在未來的感情中避免重蹈覆轍。
- 已經經歷分手的人: 曾經經歷過感情破裂的人可以透過本書學習如何正確面對分手,並在重新開始的過程中獲得指引。
- 尋求個人成長的人: 書中提到的僧侶心態和吠陀智慧,以及現代關係科學的結合,對於那些追求個人成長和智慧的人也是有價值的。
- 希望改進人際關係的人: 不僅僅是戀愛關係,本書的內容還可以應用於改善各種人際關係,包括家庭、友誼和職場。
畫個小重點
在感情的歷程中,我們常常迷失在愛的迷宮裡,卻少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去愛。是浪漫愛情電影、動人的情歌,還是身邊朋友的戀愛經驗,讓我們在感情中摸索前行,有時跌跌撞撞。本書結合了僧侶的智慧和現代關係科學,提供了解愛的八個法則,從約會初期到同居、分手再到重新開始,為我們指點迷津。
作者透過三年的僧侶生活,深刻體悟到《吠陀經》中蘊藏的智慧,發現這些智慧不僅實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經得起考驗。他將吠陀智慧與現代關係科學相結合,探討了親密關係的整個週期,提煉出關於愛的八大法則,這八大法則涵蓋了獨處學習愛自己、檢視過去避免重蹈覆轍、辨別真正的愛、與伴侶共同成長、管理個人時間與空間、學習解決衝突、判斷分手時機以及將愛擴展到每一個人和每一刻的方方面面。
本書的精髓在於它不僅提供了理論,更提供了實際可行的步驟,讓每對情侶能夠更好地理解對方、共同成長,並在愛的歷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以更成熟、更理智的態度解決。不要因為痛苦就停止愛,讓我們學會如何在愛的關係中持續成長,無論是面對愉快的約會還是分手的陰霾,都能夠更加堅強、更加成熟地前行。
作者開場白摘要
學生問:「愛和喜歡有什麼不同?」老師說:「喜歡一朵花,你會把它摘下;愛一朵花,你會天天為它澆水。」這是對愛最深刻的觀點。
吸引力就像被摘下的花,雖然美麗,但最終會枯萎,吸引力需要更多的呵護才能轉變為真正的愛。若想延續一朵花的生命,就不能將它摘下裝進花瓶,而是要給予陽光、土壤、水的呵護,只有長時間的照料和關注,才能見證到花的美麗、生命力、色彩、香氣,以及每一朵花瓣的細膩細節。
愛的吸引力,如同對花的吸引,起初因為美麗和魅力,但要維繫它,唯一方法就是持續的照料和關注。愛是日復一日的努力,本書將幫助讀者培養愛的習慣,運用一些實用的練習、觀念和工具,讓愛成為每天都能得到回饋的生活一部分。
作者從二十一歲時成為僧侶開始,研讀印度經典《吠陀經》長達十六年,將其智慧運用於指導個人和伴侶,訓練合格的教練,目的是幫助讀者深入了解愛,克服愛情中的困難,並學會如何持續愛下去。無論你是單身、已婚、正在戀愛中,或是曾經經歷愛情的挫折,本書都提供了實用的指南,讓你在愛的道路上更加堅韌成熟。
---
當今社會,愛的主題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我們似乎從未受過如何去愛的正規教育;這是一場美妙而複雜的旅程,我們需要的是一本指南,這正是作者藉由古老經典《吠陀經》智慧所呈現的主題。
《吠陀經》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談論愛的不同層次,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野,基於這些古老智慧,歸納出愛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愛的一種道場,是一連串循序漸進的學習和體悟。
- 「愛的準備期」:這是一個為愛做準備的階段。在這裡,我們需要學會獨處,了解自己,培養慈悲心和耐心,同時檢視過去的感情,避免再次犯下相同的錯誤。
- 「愛的實踐期」:在這個階段,我們將愛擴及到他人,同時保持對自己的愛。這需要我們了解和體會他人的心意,並在長久、穩定的關係中幫助伴侶朝向目標發展。
- 「愛的保護期」:這是一個療癒之地,我們回顧愛的經驗,為自己和對方進行療癒和原諒的功課。在這裡,我們學習如何解決衝突,保護愛的品質。
- 「愛的圓滿期」:這是一個無所不在的愛,將愛擴及到每個人和生活的每一刻。這裡,我們學習如何一再去愛,追求圓滿,儘管圓滿始終不會到來,但我們可以在不斷的努力中達到更深的層次。
本書以八項法則的形式,總結了在這四個階段中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和需要養成的特質;這些法則不分年齡,適用於感情的各個階段,提供了實際的指導,而非單純的技巧和操控。
我們不應追求找到完美對象,而是要在每個階段學會如何去愛,如何面對挑戰,並創造一種每天都能成長和蛻變的愛。透過既有古老智慧又融入現代科學的愛情指南,讓我們在感情的旅途中更有自信和明確的方向。
精選段落摘要
人們都希望在生活中不孤單,這是一個共通的渴望;但多倫多大學的研究指出,當人們害怕孤單時,往往容易犧牲自己的需求,不願與對方分手,即使感情已經無法滿足彼此的需求。這種對孤單的恐懼可能影響我們對感情的判斷,使我們在追求感情的同時忽略了自己的真實需求。
以一位客戶里奧的例子,他在女友伊絲拉搬離後為了避免孤單,急於搬到她所在的奧斯汀。但這種藉由感情來逃避孤單的決定並未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在一個全新的城市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這種行為表現出當害怕孤單時,我們可能做出迫不及待、沒有深思熟慮的抉擇,甚至維持錯誤的感情,認為有比沒有好。
學會獨處是培養健康感情的第一步。單身或與對象獨處的時候,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培養自愛的能力,並發展慈悲心、同理心和耐心,這些特質對愛人至關重要。透過這樣的獨處時間,我們能夠更自在、自信地做出感情上的決定,反思個人的經驗,並提升對愛的認識。
此外,獨處也有助於我們獨立思考,不受外界意見的左右。在當今充滿各種刺激的社會中,我們的感官經常受到過度刺激,使我們難以分辨事物的重要性;透過獨處,我們能夠創造思考的空間,獨立思考並建立自己對生活和愛的標準,避免受到外界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獨處讓我們更了解自己,訂定自己對生活和愛的期許。這使我們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更具自信,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建立更加健康、平等的感情。最終,擁有一個完整的自己進入感情中,而不是期望伴侶來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實現相知、相愛的美好關係。因此,讓獨處成為自我成長的契機,讓我們在愛的旅程中更加堅定和充實。
以伴侶為師
在道場的靈修旅程中,上師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如同船長一般,引領弟子渡過波濤洶湧的人生之海。上師不僅是教育者,更是擁有深不見底的慈悲心和師徒之誼的精神指導者。
在道場裡,上師的存在並非由僧院指派,而是徒弟主動選擇並被上師接納,這樣的選擇建立在雙方的互敬互重之上,形成一種師徒情誼。透過這樣的師徒關係,學習者能夠在慈悲與理解中成長,融入僧侶的生活中。
若將師徒關係與伴侶關係做類比,伴侶在彼此生活中如同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對方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透過共同的學習和反思,建立一個互相尊重、支持和鼓勵的伴侶關係。身為伴侶的上師需要具備耐心、理解、好奇心、創意和自制等特質,伴侶之間的相處,無論是在共同的生活空間還是在情感上,都需要互相敬愛、互相支持,這樣的關係才能成為人生成長的一部分。
我們在伴侶關係中,應該以學習的態度看待對方,共同成長,並在這段共學之旅中實現人生的第二階段「家住期」,這種互相尊重和共同學習的態度,讓伴侶成為生命中最佳的成長夥伴。
伴侶關係是用來成長的
「自我拓展理論」提出了一種獨特而深刻的觀點,認為人際關係,尤其是伴侶關係,可以成為彼此拓展自我、豐富人生的重要途徑。心理學家亞瑟.艾融和伊蓮.艾融指出,當伴侶能夠為關係帶來新的元素,如不同的技能、特質或觀點時,這樣的關係便能激發彼此的興趣和吸引力。伴侶不僅滿足了我們的情感需求,更是一位幫助我們拓展自我、取得新資源的夥伴;透過互相拓展,伴侶關係得以更為豐富,也為個人的成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良好的伴侶關係並非建立在從屬和支配之上,而是互相配合、協調彼此責任、平衡雙方生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理想的伴侶關係應該是一段互相成長的旅程。這種關係要求雙方不僅能夠互相支持,還要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共同成長,並在共同的目標下攜手前行。
但即便有了伴侶,尋找自己的目標仍是每個人獨立的探索,這不僅有助於維繫關係的新鮮感,還能確保雙方在一起時能夠帶著獨立的力量和自信,形成一種更為穩固的關係。
不是雙贏就是雙輸
衝突,是人際關係中難免的一環,但在追求零衝突的表面和諧中,我們可能迴避了真實的互動與深入了解。雖然保持零衝突的外表可能讓人感到平靜,但這僅是一種逃避,而非真正的愛情;迴避衝突的人往往隱藏真實感受,以避免可能的爭執,但這種假和諧只是將問題壓抑,最終將以誠實和理解的代價付出。
每對伴侶都會有吵架的時候,而透過正確的處理方式,吵架反而有助於化解潛在的矛盾。當伴侶的行為讓你感到不滿時,及早表達和處理,有助於避免積壓成爆發性的衝突,同時促進雙方更好地理解對方。
我們可以試著以隊友的態度看待衝突,衝突被比喻為妖魔鬼怪或海中的浪濤,但若能夠攜手面對,共同努力克服,就像隊友一樣共同冒險。透過共同努力,化解衝突,不僅增進了彼此的理解,更能共享克服困難的勝利,這種轉變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關於作者
傑・謝帝(Jay Shetty)
全球暢銷作家、優秀的podcast節目主持人和創業家,以其深刻的心靈觀點和影響力而聞名。他在倫敦出生,曾前往印度成為僧人,開啟了自己的轉化之旅,將古老智慧與現代數位世界相結合。
他主持的《跟傑・謝帝一起找到人生目的》(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是全球領先的健康生活類podcast節目,每月下載量超過3,500萬次,節目來賓包括柯比・布萊恩、拜登總統、歐普拉、瑞・達利歐等眾多傑出人物,為聽眾帶來啟發和深刻的見解。
謝帝的著作《僧人心態》和《愛的8法則》都在暢銷排行榜上獲得首位,為了分享《愛的8法則》中的啟發觀念,他開啟了首次全球巡迴講座「傑・謝帝:愛的法則」。
他積極參與慈善工作,與Give India合作,在短短24小時內募得超過500萬美元的捐款,他還支持美國非營利組織「鉛筆的承諾」,幫助超過800名學生在開發中國家接受教育。
謝帝與妻子共同創立經紀公司House of 1212,致力於為正向影響力的創作者、思想領袖和創新者提供服務。作為「傑・謝帝認證學校」的創始人,他的使命擴展到人生教練領域,演講和提供線上課程,並曾在Google、微軟、Netflix等企業中發表演講。目前,傑・謝帝和妻子居住在洛杉磯,共同致力於在全球傳播愛、幫助人們尋找人生目標,並創造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