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書摘|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

關於這本書

書名: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的詐騙機制
作者:丹尼爾.西蒙斯/克里斯.查布利斯
出版日期:2023/12/25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 一般讀者: 對於人類行為和思維方式有興趣的一般讀者。書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了認知習慣和日常陷阱,讓人容易理解。
  • 金融專業人士: 對於金融詐騙和投資領域感興趣的專業人士。書中分析了世界著名的金融詐騙事件,提供了有價值的洞察和預防詐騙的方法。
  • 心理學愛好者: 對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作者以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剖析人類容易受騙的原因,對於探索大腦運作的人具有吸引力。
  • 企業和管理領域的專業人士: 對於有效溝通和風險管理有興趣的企業和管理專業人士。書中的認知習慣和陷阱分析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人們的思維模式。
  • 學生和學術界人士: 對於學術研究、論文寫作和研究道德感興趣的學生和學術界人士。書中對論文造假等方面的探討可以提供深入的思考。

 

畫個小重點

在當今社會,即便是最聰明的人也難免成為各種詐騙手段的受害者,無論是銀行帳戶被詐騙一空、政治人物的謊言連篇、假新聞、不實廣告,甚至到論文造假等,騙子利用各種花招和編造的劇本成功地欺騙了我們,原因就在於他們充分利用了我們的「四大認知習慣」,這些生活思考的捷徑有時也會引導我們走向死巷。

  • "專注"使我們只專注於眼前的資訊,忽略了其他可能的信息
  • "預測"是憑藉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使得有心人可以利用我們的預期來進行詐騙
  • "信念"讓我們根據信念行事,容易被了解我們的信念,這也成為騙子欺騙的一個突破口
  • "效率"使我們一味追求效率,往往在倉促決策中忽略了重要的問題。

除了這四大認知習慣,還有「四大日常陷阱」,包括人們喜歡一致性、感覺熟悉的事物、表達精確且具體的概念,以及看似有效的處理方式與政策。這些陷阱使我們更容易受騙。

為了更好地理解為何我們看不見的資訊,騙子卻能掌握一清二楚,兩位本書的作者,均是權威心理學家,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了世界上著名的金融詐騙事件和各種騙局。他們的目標是探索人類大腦易受騙的一面,提升我們的防詐騙能力,讓我們更深入地洞悉騙子的伎倆。

本書提供了三個避免被騙的提醒:

  • 時刻自問「為何是我?」,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是對方唯一想說服的對象,或者只是被引誘而自願現身的眾多人之一
  • 衡量自己的行動與判斷是否反映自己的目標,而不是對方的目標
  • 反思自己的處境或環境,思考是否更容易被騙。這些提醒能夠幫助我們更加警覺,提高自身的防詐騙能力。

-->到 誠品線上 找這本書 

 

作者開場白摘要

習慣與陷阱

所有成功的騙術,都善用了通常對我們有利的人類思考與推理特質,即使詐騙者未必精通認知心理學,但他們熟練地利用我們的思維弱點,讓計謀深入我們的心靈深處。因此,瞭解自身弱點成為避開騙局的關鍵。

四大認知習慣,揭示了我們思考、推理方式的特質,可能成為受騙的先兆。這四大認知習慣包括專注、預測、信念和效率,專注使我們忽視不重要的資訊,而預測則是建立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對未來的預期;信念習慣使我們根據內在信念行事,而效率則推動我們追求迅速決策,有時卻忽略重要問題。這些習慣形成詐騙生根的沃土,本書逐一深入剖析其背後的心理機制。

四種陷阱,即日常生活中容易遭遇的資訊特色,既誘人又具有迷惑性。這些陷阱如同引發好奇心的預告片、誘人的簡報、令人沉醉的音樂,都能夠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卻也可能害我們上當受騙。陷阱的存在如同引誘人不經查證即相信別人的說詞,因此了解這些陷阱對於提升警覺性至關重要。

這些習慣與陷阱正是人們受騙上當的根本原因,詐騙成功的背後,往往是因為騙子精心利用多種心理機制,並且受害者或多或少地自我欺騙。瞭解這些心理機制,有助於提升自身防範能力,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為何最容易受騙的人,往往成為騙子的靶心。

 

精選段落摘要

預期之外的世界

我們對世界的預期是建立在個人經驗和累積經驗的基礎上的,透過手機自動完成功能和大腦的預測模型,我們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應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即使在看似簡單的情境中,如避免車禍,也需要複雜的預測過程,因為大腦需要處理視覺信息的延遲。

預測的錯誤可能帶來不良後果,如在動作預測上的錯誤可能導致意外發生;在預測世界將會發生的事情時,錯誤的預測可能引發意外感覺,進而引起懷疑。人們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懷疑,因此必須進行必要的預測,從經驗中歸納出預期,以更專注於重要信息。

確認偏誤,即當我們高興於預測成真時,容易陷入的認知偏差,推銷人員和騙子可能利用這種弱點,刻意使產品看起來符合我們的預期,進而影響我們的判斷。要避免這種偏誤,我們應該在面對資訊時提出矛盾的問題,檢視是否與我們的預測相符,並且鼓勵更多的確認而不是過少確認。

邀集同僚擔任「紅隊」,挑戰我們的思考,找出可能的錯誤;這種方法來自軍方與情報界,並在科學界得到應用。通過這樣的辯證過程,人們能夠更全面地評估情況,避免單一觀點的偏見,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問題與遁辭

在做決策時,適當的提問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過於追求「效率」可能會忽略掉一些關鍵信息。在提問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答非所問的現象,因為有時候對方的回答可能含有隱藏的信息或是避重就輕,舉例來說,政治人物常常是答非所問的高手,他們能夠巧妙地回避問題,而人們往往未能意識到這一點。

一些常見的答非所問的情況,例如使用「安慰劑資訊」的答案,即使聽起來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卻沒有提供實質的信息。我們應該學會辨識這些常見的答非所問的模式,尤其是一些「庫存」答案,這種回答可能是為了終止對話而不是真的回答問題。

一些讓人尷尬的答案,如「已經經過驗證」、「這份名單能證明我們的說法」、「嚴謹、堅實、透明……」等,這些字眼往往缺乏具體證據,而應該要求對方提供更詳細的信息,以確保這些宣稱的真實性。

在提問的過程中,若對方的回答令人感到困惑或搪塞,應該保持警覺,不要被答非所問的手法所迷惑。例如,當問題未能得到明確回答時,應該考慮是否值得繼續深入追問,以確保取得更充分的信息;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提問的技巧和識別答案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穩定成長

合法的投資工具都存在著虧損的風險,但一些人可能因不願承受風險而被引導至看似穩定的投資產品,如馬多夫推出的基金,它聲稱每年都有正報酬,且波動範圍很小。但這樣的產品可能隱藏著不實的高報酬承諾,類似於過去的一些金融騙局。

人們對於一致性的追求,可能使他們過於排斥真實世界中的「雜訊」,即任何複雜過程的隨機層面;雖然真實資料充滿雜訊,但人們往往誤以為沒有雜訊才是真實的。以投資經理人的研究為例,即便是專業投資者,也可能在追求一致性的心理陷阱中選擇風險較小的基金。不一致性在某些情境下可能是一種警訊,但在其他情境下,調整信念和政策反而是理性的行為,在投資和決策中保持理性思考,避免受到一致性和風險回避的心理陷阱影響。

這些不會顯示

1986年車諾比核災,當時使用的劑量計無法顯示真實的輻射風險,因為它的最高顯示數值就是3.6,導致了錯誤的否定現象,這突顯了使用不夠靈敏或受限的測量工具可能導致對問題的誤判。

在醫學檢驗中也有類似情境,一般報告中的「陰性」並非代表不存在,而是「未檢出」的意思,因此在解讀檢驗報告時應注意到檢測靈敏度的限制,並警告錯誤的否定可能讓人誤以為某物完全不存在。

以新冠疫情為例,在緊急情況下,測量工具的限制可能被忽視。英國政府在統計確診病例時因 Excel 檔案格式的限制而漏掉了部分數據,這使得確診個案的總數被低估,因此在測量中不僅需要注意工具的精準度,還要考慮其極限,以避免誤導性的結果。

-->到 誠品線上 買這本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書僮 的頭像
    小書僮

    小書僮的品書齋

    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