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華頓商學院必學衝突教練の說話課:學會14個高EQ溝通技巧,用一分鐘讓全世界都聽你的!
作者:張心悅
出版日期:2023/03/29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任何想要提升自己溝通技巧和人際關係的人閱讀,特別是對於常常遇到衝突或者希望改善人際互動的人會有所幫助。
無論是在家庭、職場或社交場合,都可以從書中學習到如何以高EQ的溝通技巧,化解衝突,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畫個小重點
本書主要討論溝通技巧,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並提高人際關係。書中提到三個技巧:先用心傾聽、學會問對問題、學會察言觀色,以及三個步驟化解價值觀的衝突,再教你如何換個角度說服,達到雙贏。
此外,本書也提到如何在不同情況下和不同對象進行溝通,如對男性和女性、孩子、強勢主管的不同應對方式,以及運用高EQ的溝通技巧,以便在不同場合下應對不同的情緒,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作者開場白摘要
所有的溝通、衝突難題,本書幫你一一解決!
2008年時在百度負責培訓電話行銷團隊,電話銷售是一門技術活,需要運用談話技巧和策略才能有效達成交易。基於大量的一線工作經驗,便開發了百度的「電話銷售五步法」課程,讓員工能掌握最基本的談話套路。
後來業務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入職人員的成交率更高,發現只有談話套路是不夠的,銷售人員還需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必定具有高情商、善於傾聽、能準確做出判斷、能控制情緒、能把握時機且因人而異的表達能力,因此,便引進了耶魯EQ-i情商訓練,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從心理學專業領域尋找答案
只靠傳統的銷售套路和談話技巧是不夠的,需要從談話信念和談話心智兩個方面進行改善。在深入學習心理學之後,通過學習精神動力治療和心理危機干預等技術,成長為管理諮詢顧問和臨床心理諮詢師,進一步發展了心智溝通課程,並在不同的企業中實踐運用。最終,研發了互動式對話模型,透過這種方式深入探索談話信念和談話心智,從內至外改善學員的心智。
以14 個關鍵切入,有效提升溝通能力
透過書籍和線上課程的形式,開始推廣所研發的有效說話系統,強調溝通課是「語言的整理」,書寫則是「心靈的整理」。本書總結了14個與溝通訓練相關的問題,包括談話套路、談話能力、談話信念和談話心智等,並根據溝通的目標劃分情境,由易到難,讓讀者針對不同問題進行閱讀。
精選段落摘要
人們在溝通中常常缺乏有效的傾聽。一個調查顯示,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時間少,真正交流和增進感情的時間更少。另一個調查則顯示,大多數女性會回答說,他們最生氣的事情是他們的配偶不聽他們說話。
此外,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白領階層的有效傾聽率平均只有25%;一個推銷員的研究發現,業績最好的人往往是最擅長傾聽的人,而業績最差的人則傾向於說得太多而聽得太少;最後,一項社交實驗顯示,說話時間占80%的人不受人們歡迎。因此,人們在溝通中應更加重視傾聽的重要性。
認知篩檢程式和情感觸發器
每個人在溝通中的傾聽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文化背景、生活經歷、人生態度、知識結構、交際習慣等,因此每個人對於聽到的信息都會有一個非常個性化的「認知篩檢程式」,可能已經不是原汁原味的發言。此外,每個人還都會有「情感觸發器」,會對聽到的語言進行各式各樣的聯想和情緒反應,從而影響個人的聆聽效果和客觀性。
「說清楚」和「去體會」
人類學家 愛德華·霍爾將文化分為低情境和高情境,低情境文化中,溝通者會清晰地傳遞訊息,而高情境文化中,溝通者更強調言外之意。在高情境文化中,「聽懂言外之意」被認為是傾聽者的責任,而在低情境文化中,說話者要負起準確清晰表達的責任。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時,需要理解對方的文化,避免產生誤解和矛盾。
男性找答案,女性聽感覺
男女在傾聽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男性偏向聽取事實,女性則較關注情感問題,女性的傾聽較易受到注意力吸引,男性則偏好事件和物體。女性會聽取訊息背後的情感部分,男性則會重新組織聽到的訊息以尋找解決方案。而男性和女性在傾聽時的回應方式也有差異,小女孩偏向尋找一個好朋友分享秘密,而小男孩則喜歡加入團隊競爭。
關於作者
張心悅
心理學家、溝通教練和心理諮詢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持有國際催眠師和國際IPA溝通教練等多種認證。
她曾在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擔任人力資源培訓管理職位,之後進入管理諮詢領域,為多家大型企業提供溝通教練和人事心理學相關管理諮詢服務,並致力於探索組織溝通文化和人才心智培養,並將西方心理學技術應用於東方組織文化。
*本文情境圖由Midjourney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