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滿心冥想:印度的百年神性意識傳授,一場切實可行的靈性實驗
作者:葛木雷什.D.巴特爾/約書亞.波洛克
出版日期:2023/04/01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對冥想和靈性探索有興趣的讀者閱讀。尤其是尋求心靈平靜和內在成長的人,或者是希望學習一種簡單高效的冥想方法的人。此外,對於想要了解滿心冥想的起源、原理、核心練習和靈性嚮導的作用的讀者也會受益於本書。
畫個小重點
滿心冥想,一種以心為中心的冥想練習,已有近100年的歷史,並經過4位精神導師的傳承。滿心冥想的修習方法科學、簡單、高效,非常適合現代人。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索靈性尋求的本質,介紹冥想和瑜伽慧能傳授的神祕面紗。第二部分介紹滿心的核心練習:晨間冥想、傍晚清心和臨睡深思,每章結尾提供步驟指南,引導讀者完成這些簡單高效的練習。第三部分探討靈性嚮導在支持我們的內在旅程中的作用。
滿心提供的冥想方法有助於滋養每個人心中的神性之光,淨化負面情緒與體驗,讓心靈平靜、頭腦休息、心滿足、頭腦清明。在冥想中,我們用心來調節頭腦,使兩者協調一致,當這兩個有機體在冥想中融合,我們便得以完整。
作者開場白摘要
從腦的複雜,走向心的簡樸
自青少年時期開始,逐漸對靈性主題的書籍感興趣,並透過廣泛閱讀各種教派的文獻和尝试各种冥想、瑜伽和武術等練習,但始終只了解了他人的體驗和想法,自己的體驗尚未出現。
冥想對自己來說曾是一種掙扎,也對冥想方法產生懷疑,認為要找到真正的大師需要徒步深入山區或到遙遠的地方。但在妹妹去世後,仍尋求靈性和希望,便與一位滿心培訓員見面,而開始了冥想之旅。
冥想時進入了一種內在極其平靜的狀態,這種體驗是由「瑜伽慧能」帶來的,從這個體驗中瞭解到了某種獨特的經歷,全然地處於心的愉悅與平和之中,這是畢生渴求的體驗。
滿心冥想法,一種綜合的冥想方法,包括了晨間冥想、傍晚清心和臨睡深思等三項核心練習。透過滿心冥想,我們可以從複雜的頭腦走向心靈的簡樸,讓心與腦協調一致,進而獲得平靜、智慧和領悟。滿心冥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瑜伽士拉喇濟,他創立了包容的原則,接受來自不同宗教和社會背景的學生,讓滿心冥想適合現代社會的尋求者。
當時在印度認識了滿心的第四任嚮導葛木雷什,他是滿心冥想的現任指導者,曾在美國當藥劑師,但在接任滿心嚮導後,全心投入靈性職責,並為滿心學院的活動提供指導。雖然他拒絕了所有正式頭銜,但被許多人稱為「達濟」,意思是叔叔。
《滿心冥想》探討了滿心冥想的原理和練習方法,分為三部分:探索靈性尋求的本質,介紹滿心的核心練習和探討嚮導的作用。本書是一份邀請,邀請讀者透過滿心冥想的練習,探索靈性尋求的本質,並感受超越形式的本質。 達濟強調體驗大於知識,並邀請讀者將心作為自己的實驗室,將滿心練習作為自己的實驗。在靈性實驗中,讀者是實驗、是實驗者,也是實驗的結果。透過不斷的發現過程,滿心帶給人們的是喜悅和驚奇。
精選段落摘要
尋求者的旅程
達濟是一位沉穩、恰到好處的說話者,其說話簡潔、切中要點。他經常會在說話時有片刻的沉默,但這短暫的停頓可以讓人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冥想方面,每個人開始冥想的理由不同,但一旦開始進行冥想,常常會發現收穫遠超出預期,感受到內心深處的平靜、喜悅或極樂狀態。此外,多次累積冥想的效應更是顯而易見,更能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
達濟表示,冥想能夠幫助人們走向自然狀態,消除身上的不自然狀態,並且能夠帶來多種好處,例如放鬆、情緒平穩、心胸開闊等。雖然每個人冥想的目的不同,但都能夠從中受益。冥想是一種自我轉化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向無限旅程前進,從自私到無私、從表面到真實、從不安到平靜等等。這條旅程永不止步,人們可以不斷地改變和成長。尋求者會面臨慣性力量的阻礙,但是有很多工具可以利用,例如不同的教義和資訊等,但這些工具的幫助也僅止於此。
知識和教義並不能真正改變我們,而真正的轉化和成長需要透過自己的體驗去實現。人們往往過於依賴於他人的教義,但總有一天,心會需要自己的體驗,知識和信仰無法滿足這種需要。靈性的轉化是一個無限的旅程,透過冥想能夠幫助我們走向自然狀態,消除不自然的東西。重要的是要始終如一、願意去改變,走更遠的路。
靈修與宗教的區別在於體驗的重要性,宗教的教義或許是真實的,但除非我們親自體驗這種真實,否則沒有任何意義。冥想是獲得靈性體驗的方法,只有透過自己的體驗去驗證教義的真切性才是有意義的。各種宗教的教義看起來是不同的,但當我們透過冥想去體驗不同的狀態時,會發現它們其實都是相同的。因此,建議讀者繼續堅持自己原本遵循的傳統,同時也要持續冥想,以更深入地發現靈性的本質,進而更包容並接受不同的觀點。
冥想能夠改變存在的所有層面,對於潛意識的行為也能夠產生影響,並能夠啟動內在的進化力量。透過冥想,我們可以從體驗中學習,進而改變自己的思想、態度、情感和習慣,而不僅僅是在意識層面上改變。這樣的改變是全面的,也是持久的。而知識和體驗都需要透過冥想才能夠發揮效用,因為冥想能夠讓間接的知識變成直接的,也能夠讓體驗成為提示,引發內在變化。因此,冥想不僅僅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能夠深刻改變自己的方法。
體驗反映了我們內在的本質,可以提示我們該往哪個方向前進;自我意識越強,體驗就越糟糕,而自我越少,體驗就越好,這是一個簡單的公式。最終,通過冥想,我們可以達到自我歸零的境界,消除內在的阻力,使上天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人類面臨的問題很簡單,都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缺乏愛、缺乏同情,缺乏寬容、謙卑和接受。只有當一個人的內心平和,與他人的互動才會平和。因此,要解決仇恨的問題,試圖改變他人,不如致力於轉化自己。至於他人,則無須強求,只要讓我們滿足於去愛、去接受他們原本的面貌,並隨時準備好服侍他們。愛是一切崇高特質的泉源,一旦有了愛,接受、原諒和仁慈都顯得多餘。因此,我們都應該被轉化,並以愛為基礎去建立更和平、更富有同情心和仁慈的世界。
關於作者
葛木雷什‧D‧巴特爾 (Kamlesh D. Patel)
被尊稱為 達濟(Daaji),是滿心冥想運動的現任靈性嚮導,以個人體驗和探索精神為基礎,深刻地探索世界上的靈性傳統和科學進步。他在紐約市開設藥局長達30多年,並被任命為滿心體系靈性嚮導接班人,為各地的靈性追尋者提供支援。達濟謙稱自己是靈性領域的學生,對意識和靈性領域進行研究。
約書亞‧波洛克
滿心培訓員和修習者,已教授滿心冥想超過10年,十分熱心於分享自己對冥想的熱情,為企業、教育單位和政府機構講解滿心冥想的修習方法,並持續為當地的追尋者提供支援。他也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古典小提琴演奏家,曾在世界各地表演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