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可複製的領導力 2:樊登的7堂管理課,讓優秀的員工自己長出來
作者:樊登
出版日期:2023/07/01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各種層級的領導者閱讀,包括高階管理者、中階主管以及新晉的領導者,任何對於領導力和人才發展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受益於本書。適合那些希望在領導領域取得突破,並提升組織和團隊表現的人閱讀。
- 對於已經擁有一定領導經驗的管理者來說,本書提供了新的思維和方法論,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並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 對於中階主管來說,本書可以提供實用的工具和技巧,幫助他們在日常工作中執行有效的領導,並提升團隊的表現。
- 對於新晉的領導者來說,本書可以作為他們建立領導風格和培養領導能力的指南。它提供了關於如何激發員工、培育批判性思維和掌握情境領導等重要主題的寶貴見解。
畫個小重點
在現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優秀的員工成為拯救公司的關鍵。過去企業管理所強調的「標竿學習」和「最佳案例」已經不再適用,因為環境變化快速,技術更迭迅速,消費者興趣轉變迅速。因此,領導者的重要任務是激發員工成為「沉浸者」,而不只是當工具人。
作者在《可複製的領導力》中強調讓80%的員工做到80分就是優秀團隊,但在現今的世界中,一個人坐在直播間就能賣出大量商品,一個優秀的員工可以拯救一家公司,因此,《可複製的領導力(2)》提出要讓10%的員工做到1萬分。
樊登提出了打造理念、方法論和技術工具三個方面的可複製法則,來進化領導力。在理念方面,他強調構建生物態思維,讓優秀的員工能夠自己成長。在方法論方面,他提出了實現十倍好、增強反脆弱性、實踐低風險創業、重視放權和試錯、實現組織的自我成長等方法。在技術工具方面,他強調激發員工的善意、培養批判性思維、善用人才、掌握情境領導等。
這些法則可以幫助領導者激發員工的潛力,並讓他們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精選段落摘要
讓優秀的員工自己長出來
讓80%的人做到80分,這是一個非常工業化的想法,然而隨著行動網路的發展和各行業之間的差異日益明顯,競爭體現在平均水準上的競爭變得更多;換句話說,這個世界體現了更多的「瘋狂世界」特徵,企業的價值創造全面進入到這個瘋狂世界中。在過去,企業的經營呈現出多是正常世界的特徵,但現在,一個優秀的員工能夠拯救一家公司。在瘋狂世界中,創意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技術的發展使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價值,消除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和重複勞動。因此優秀的員工成為組織最為稀缺的資源。
基於這樣的背景,對於領導力的思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強調的工具化方法仍然有效,可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讓80%的員工做到80分。然而最終拯救公司的將不再是這80%的人,而是那些充滿活力和創意的20%甚至2%的人。工業化時代強調標準化、流程化和簡單化,而後工業化時代則更加強調個性和活力,如何保護和激發團隊的活力成為管理者最重要的課題。每一個成功的創業都是一次原創,企業內部的迭代和發展也是創業。
管理者最大的困難不是理解概念,而是在實踐中戰勝貪婪和恐懼。成功後,人們往往想要控制一切,但控制的欲望和過度自信是生物態的敵人;即使是成功者賈伯斯也曾在專案上犯下嚴重誤判,自認判斷和決策能力優於他人的觀念往往是自我催眠。在生物態的世界中,成功往往是偶然的,隨機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因此作為管理者,我們應該增加組織成功的可能性,讓更多的人以更大的熱情朝著大致正確的方向努力;同時,我們也應該保持反脆弱性,讓一百次失敗無法動搖我們,但一次成功能夠拯救整個公司。解決複雜問題的關鍵在於理解生命體本身,對組織來說,就是使命、活力和學習能力,這三個方面的啟動會發現每個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愛社會、愛自己和愛自然或敬畏自然是這三個方面背後的精神動力。
十倍好
「十倍好」是一種自我促進的方法論,不是設定比現有結果更好的目標,而是回歸事物的本質,創造出更高效率的方法或開創出全新的曲線。透過與傳統方式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顛覆性的改變如電商購物和叫車服務帶來的便利和舒適感。
慣性思維是一種在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人們在做事時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形成慣性思考並降低思考能力。這種思維對創新性的想法和方法是有害的,以致於在創業浪潮後只剩下一片混亂,原因在於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追隨他人的創業模式而失去了創新。通過打破這種慣性思維,重新思考操作方法,可以避免成為盲目忙碌的人,重新獲得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回歸事物的本質。
保持獨立思考和回歸事物本質是堅持「十倍好」理念的關鍵,要避免被社會和群體的慣性法則所束縛,揭開複雜化的表象,找到事物最原始的形態,接觸它的本質,這樣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另外還需要能夠讓我們在任何時候產生創新的奇思妙想,例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是來自他對一個屋頂修理工人摔倒的觀察,這個靈感使他產生了重力的新理解;同樣地,我們通過培養「十倍好」的思想,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產生更好的創新想法。
舉例來說,一間頂峰高中採用了一種革命性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觀看教學影片自主學習,老師的角色則是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課題和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這種方法雖然耗費精力,但效率遠高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更好。這就是打破慣性思維,創造更好的教育方式的最佳案例。
「十倍好」的思想追求的是一種跨越性的改變,而不僅僅是在現有生活模式上追求增量。慣性思維是「十倍好」的敵人,它阻礙了人們做出改變的勇氣和能力,要破除慣性思維,只需在大腦中植入「十倍好」的琴弦,堅持創新思維,就能保持開拓進取的心態,並創建更有活力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