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二大腦

關於這本書

書名: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作者:提亞戈.佛特
出版日期:2023/02/09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對於處理大量資訊或學習效率有需求的人閱讀,尤其是希望學習如何使用數位工具有效管理知識的人。對於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專案管理、學習新技能、創業或生活管理的人也有參考價值。

 

畫個小重點

本書介紹了數位知識管理專家提亞戈.佛特所提出的「第二大腦」建構法,這個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消化、重組、記憶海量的知識與訊息。

使用「第二大腦」的好處包括能夠秒速思考、輕鬆歸納、高效輸出,並且可以用於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建構「第二大腦」的具體步驟包括獲取、組織、萃取、表達等。

-->到 誠品線上 找這本書 

精選段落摘要

第二大腦的前景

大學三年級時突然出現喉嚨疼痛的情況,而醫生找不出原因,狀況持續惡化到無法說話、吞嚥或大笑;最後接受所有檢驗和掃描都無法找到解脫方法,開始服用強效抗癲癇藥物,但是副作用卻使身體各處逐漸失去感覺且造成短期失憶問題。當自我表達能力日漸退化時,開始從氣餒轉變成絕望,感覺像是有機會一展鴻圖之前,人生舞台就拉下了黑色帷幕。

轉捩點:發現寫筆記的力量

在面對健康問題和職場挑戰時,是如何透過數位筆記系統整理資訊、紀錄學習心得,並加以應用於生活中?

透過紀錄個人病史及探索健康緩解方式,發現身體健康與身心連結息息相關。在教學工作中,利用數位筆記系統整理課程內容並設計文字遊戲,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生產力技能。在職場中,透過記錄事務和學習心得,提高自己找出所需資訊的能力,成為同事尋找檔案時常求助的人。數位筆記系統成為作者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得力工具,並使作者更加重視知識的價值。

另一次轉折-發現分享的力量

在專案顧問工作時,偶然從報導得知人力資本的價值超越有形資本,開始思考自己的筆記是否也是知識資產,可以增值並產生複利效果。

作者將自己的筆記工具「第二大腦」視為忠實的知己和思考夥伴,能夠幫助記住事情、提醒方向、建議可能性。並發現很多人雖然使用生產力工具,卻很少有系統性的筆記方法,傾向於因應當下需求,不考慮日後是否還能找到。後來將自己的筆記方法教授給同事,最終發展成為對大眾公開的付費課程,看到學員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立即的變化。

從自身慢性病的經驗學習到,理想的方法是在當下而非未來著手組構資訊以解決問題、產生成果,並將這個取向應用到生活其他領域中。系統化的筆記方法適用於各式各樣的用途,以及任何專案或目標,並能夠輕易且大方地分享知識以服務周遭人。

第二大腦系統的起源

「第二大腦」系統是一種數位筆記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將個人筆記轉化為有價值的知識資產。「第二大腦」不在於完善某種理想人生,而是通過優化外在與自我的系統,讓人們更加自由地思考和創造。書中也將介紹「第二大腦」的原則、工具和建構步驟,以及如何將其付諸實踐。

選擇資訊獲取工具

如何獲取資訊並使用各種工具將其儲存到第二大腦中,以便未來更方便地管理和應用?

市場上有多種資訊獲取工具,包括電子書應用程式、稍後閱讀應用程式、數位筆記軟體、社群媒體應用程式、網頁截圖應用程式、語音檔轉文字軟體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務、整合服務與外掛程式。

這些工具有些是免費的,有些需要付費,但無論是哪種工具,只要能有效地幫助人們獲取資訊,就是值得推薦的。

而管理資訊的工具,如檔案資料夾、雲端硬碟、分享工具也相當重要性,這些工具就像是人類神經系統的外在延伸,能夠幫助人們感知周圍的事物。

不要讓資訊散落在不同的地方,建議將獲取的最佳資訊儲存到數位筆記軟體中,這樣才能更方便地取用資訊。

 

關於作者

提亞戈.佛特

一位全球頂尖的生產力專家,擁有數位知識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他在《紐約時報》、《大西洋》、《哈佛商業評論》等刊物發表過許多文章。

2017年,他開授了「打造第二大腦」線上課程,累積了來自百餘國、超過五千名學生的學習經驗。該課程借鑑了資訊科學、用戶體驗設計等學門,以及與矽谷領導人和組織合作的專業經驗,他的教學目的是讓知識工作者更有效率地整理、運用日常吸收的知識。

-->到 誠品線上 買這本書 

*本文情境圖由Midjourney產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書僮 的頭像
    小書僮

    小書僮的品書齋

    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