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江山甩一邊,華服、美人、醇酒正中間:百搭漢服X時興妝容X垂涎佳餚X脫俗茶酒,比現代人更講究的排場,更浮誇的裝束!
作者:趙英蘭/張婉清/王文君
出版日期:2023/04/17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特別是對中國飲食和服飾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也適合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以及對跨文化交流和認知有興趣的讀者。無論是華人或非華人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啟發。
畫個小重點
本書以中華衣食文化為主軸,包括兩個主題:衣與食。從衣飾文化由來講起,包括髮型髮髻、歷代服飾、女子妝容等,探討衣服起源、發展、演變,以及服裝與文明的關係;而飲食文化部分,則涵蓋糧食作物、八大菜系、宴席禮儀、香茶美酒等主題,介紹中國美食的由來、演變、特色、禁忌等,不僅深入淺出地講解中國歷史文化,也透過飲食和服飾文化的剖析,呈現出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作者開場白摘要
廣義國學的概念,指的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既包括形而上的意識形態、思想觀念和倫理規範;又包括實際的衣食住行、歲時節令和婚喪嫁娶等。其中,衣飾文化和飲食文化與人類的個體生存和禮制文明密不可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通過介紹傳統飲食文化和衣飾文化,從「吃什麼」、「怎麼吃」、「為什麼吃」和「穿(戴)什麼」、「怎麼穿(戴)」、「為什麼穿(戴)」三個方面,傳承傳統文化,累積國學知識,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
精選段落摘要
古人的髮型
中國古代頭髮美化的演變過程,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對美的追求和社會習俗的變化;從原始時期的披髮、斷髮、梳辮等到秦漢時期的多種髮髻和妝飾的流行,再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高大髮式和奢華妝飾,宋元時期的高髻和假髻的使用,明清時期的變形髮式和特色頭髮裝飾等等。其中,婦女的髮型更為多樣,這可能是父系社會的產物,當時的婦女社會地位低,為取悅丈夫,不惜在髮型上做文章。在清代,漢族男子被迫遵循滿族習俗,剃髮留辮,將頭頂及兩側的頭髮剃光,只留腦後部分頭髮,並編成辮子。
戴假髮與時樣髻
中國自古及今都有戴假髮的風俗,每個朝代都有流行的髮髻樣式,多為貴婦所梳。古代婦女以長髮為美,頭髮的長度成為衡量女子容貌的一個標準,春秋時期開始女子盛行戴假髮,唐代時期假髮達到頂峰,出現了多種髮髻樣式,如雲髻、朝天髻等。明末清初特別流行假髻,一些首飾店鋪中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古人剪髮
中國古人非常重視頭髮,傳統觀念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表現了古人對身體各部位的尊重。雖然清朝時期政府頒布了剃髮易服令,但古人並不是從不理髮,最早在漢代就有專門理髮的工匠出現,且古代的理髮師工作不僅止於理髮,還包括盤頭梳髻、修剪鬍鬚等。
古代男子非常珍視自己的鬍鬚,如美髯公關羽,如果不修剪護理,鬍子會長得非常長;《源氏物語》也記載了學習漢文化的日本貴族找吉日修剪頭髮的情況,甚至將修剪下來的頭髮做成假髮。古代中國人還有將修剪下來的頭髮、鬍鬚收集起來,最後隨自己帶進墳墓的習俗,現在在一些地方仍有這樣的風俗。
披髮與綰髻
人類最初的髮型是披髮,當時因生產力低下,男女披散頭髮生活;到了文明時期的中國西北地區仍保留著「披髮覆面」的習俗,相傳這習俗源於羌族首領愛上一個遭受劓刑的女子,為遮擋自己的缺陷,將頭髮披散開,擋住臉部,羌族人仿效,因而成為習俗。
披髮有兩種形式,一是所有頭髮下垂,另一是「斷髮」,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具備一定的審美之後產生的髮式。綰髻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被認為是最早的髮髻造型,而髮笄則是用來加固髮髻。中原地區最先使用髮笄並流行開來,影響周邊地區,周代逐漸形成及笄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許嫁後可將頭髮盤起,插上髮笄,結成人髮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