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書名:沒你強的人,為何混得比你好?42堂職場素養升級課,幫你停止無效努力、調和工作倦怠,才華與機運發揮最大化
作者:毅冰
出版日期:2023/10/04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 20歲,初入職場,期待能從此平步青雲的「超新星」。
- 30歲,苦幹實幹,眼巴巴看著別人扶搖直上的「苦情上班族」。
- 40歲,從打拚到沒力,職場運勢極差的「辦公室衰鬼」。
- 期待著財富自由,想要提升「職場含金量」的所有辛苦工作人。
畫個小重點
在現代職場中,許多人不斷努力,但卻感到付出與收穫之間的不成正比。這種困惑是相當常見的,且很容易讓人感到沮喪。但是否真的應該放棄努力,並甘願當個「低薪仔」呢?本書將探索為什麼能力相當的人有不同的工作結果?為什麼有些人即使拚命加班也難以提高收入?努力是否真的無效,或者我們只是用錯了力道?
初入職場時,我們都抱著夢想和初心,渴望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然而現實往往令人沮喪,加班加點卻看不到升職加薪,承擔職務也總是背負指責,人脈交際也不一定能帶來實際的回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或許會開始思考是否值得繼續努力。
我們不要將努力理想化,而是要檢視自己的認知和選擇是否正確;除了天賦和努力,職場成功還需要情商、心態、時間管理、風險管理、人際關係和情緒控制等眉角。也許我們的努力並不是無效,只是我們需要將力量集中在正確的地方。
高職場素養幫你重啟「核心天賦」,自我超越、「錢途」不卡關!雖然商場上並不乏激烈和不留情的競爭,然而事實上,在職涯所能成就的自我天賦和高度,終究只與你個人的職場認知與素質有關。曾經底薪僅有幾千元,卻搖身一變成為線上教育平台「米課」創始人兼「職場戰鬥力導師」的毅冰,要藉長年在美國、澳洲、香港走跳的種種經歷和感悟,在書中幫你破解職場迷思、探尋內在優勢、避免不必要的「無效努力」。
書中的視角、告誡與見解,正是讓毅冰能夠在五百大企業裡,立下「一年半加薪十一次」超狂紀錄的職場心法;而他期盼藉由這些分享,讓讀者們少走一些彎路、找回自己的「核心天賦」,將力氣集中在真正的目標,成就最好、高價值的自己,從此脫離「低薪仔」的苦命,含金量大爆衝!
精選段落摘要
為什麼比你「差」的人混得比你好
在職場上,每年的「金三銀十」成為了兩個招聘旺季,許多求職者總是面臨各種問題,而這些問題常常具有普遍性。為什麼有些人的工作表現比自己優秀?為什麼即使滿足招聘要求,也難以得到面試機會?為什麼面試時的真實表現卻未能打動招聘官?為什麼即使努力工作,機會依然罕見?
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資訊不對稱」,除非你在特定行業有高度知名度,否則招聘單位很難了解你的真正價值。能力不如你的人取得優越職位,這實際上是用人單位的損失,但問題是,你如何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價值,讓招聘者了解你的優點?如果無法處理這一點,那麼可能會自給自足。
即使你認為自己完全符合招聘要求,也不保證能獲得面試機會,因為競爭激烈,你需要確保自己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吸引招聘者的目光。而在面試過程中,表現「實在」可能會讓人感覺你不懂職場規則,這可能不利於與團隊合作。而努力工作也不能保證機會會主動來找你,在職場上我們需要積極爭取機會,把自己視為一個品牌,需要在品質和形象上不斷努力,以打動潛在雇主;機會不是隨時隨地都會降臨,需要我們長期觀察和爭取。
在職場中,履歷是你與招聘方第一次互動的重要工具,對於大多數求職者來說,如果你不是名人或業界大咖,招聘方可能對你一無所知,因此履歷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但很多人的履歷過於平凡,缺乏吸引力,無法讓招聘方一眼看出你的價值。
現今的招聘市場,招聘方每天都要處理大量履歷,這使得招聘人員變得非常挑剔,只有在眾多履歷中脫穎而出的人才才有機會被選中。因此,需要讓自己的履歷在第一關即脫穎而出,引起招聘方的興趣。履歷的設計和內容結構至關重要,而不僅僅是列出工作經歷。一個成功的履歷應該能夠清楚地傳達你的專業成就,並量化你的工作經歷,以便招聘方能夠立即理解你的價值,這包括工作成果、成交量、客戶開發等關鍵信息,這樣的資訊能讓你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當你進入面試階段,切勿過度吹噓自己。面試官更加關注你的誠實和態度,過度誇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可能會導致招聘方對你的誠信產生懷疑;也不要在面試中過分抱怨過去的工作經驗或前公司,面試官並非心理醫生,他們的目標是招聘合適的人才,而不是聆聽抱怨,因此在面試中,不應把負面情感表現出來,而應集中精力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價值。
如何運用積極的策略-「捧」,來在面試中表現自己?這種策略包括讚美前公司,強調前老闆的栽培,同時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長,這種積極的態度有助於創建積極的印象,使招聘方看到你是一個具有積極心態的專業人士。
面試其實是一種談判,需要有出色的表達能力和情商,能力和經驗固然重要,但如何展示自己、溝通能力同樣至關重要。因此在求職過程中,要懷著積極的態度,展現自己的專業價值,並努力區分自己,以提高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