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對決

關於這本書

書名: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
作者:尹啟銘
出版日期: 2023/03/06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適合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有興趣的讀者閱讀,特別是關心台灣經濟發展和未來命運的讀者。

對於有興趣了解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現況和趨勢的讀者也可能會有所收穫。

 

畫個小重點

本書談論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如何守住領先全球的優勢以及避免成為中美貿易戰下的犧牲品。

通過歷史軌跡、產業結構變遷、全球市場機會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興衰起伏等方面,綜觀半導體在全球與地區的發展,並以台灣經驗為出發,分析台灣四十年來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歷程,提供多面向思考,讓讀者清楚看見半導體產業的特質,以及台灣正在面臨的產業危機,是一本值得關心台灣經濟發展和未來命運者閱讀的關鍵分析書籍。

-->到 誠品線上 找這本書 

2f93bc7b-cefe-4841-ad38-2af1a73e35f4

作者開場白摘要

面對科技產業危機,政府不能繼續不動如山

半導體產業是全球產業,已經在日常生活的各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台灣政府已經很久沒有重視這個產業的發展了。

全球半導體產業近年來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和威脅,但台灣政府面對這些危機卻是不動如山,未能有具體作為,讓產業自生自滅。

政府需要研擬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或方案並提供依據,作為半導體業者全球投資布局與運營規畫的參考,喚起各界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讓投資大眾了解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變局與風險所在,避免成為中美貿易戰爭下的祭品。。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四大方向為主軸,包括各主要半導體產業國家的發展歷程與產業政策、美中長期貿易戰的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環境與挑戰、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局勢、議題與發展方向等。

透過回顧半導體產業與技術的發展與演進歷程,探討各國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各主要環節的分布狀況,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半導體產業的特質。

美國優先的戰略下,台灣慎防淪為祭品

美國對半導體產業與國際經貿規則的種種舉措,破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傷害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尤其對台灣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在違反WTO國際經貿規則方面的表現與中國大陸相似,但是這些行動卻是為了遂行其「美國優先」的最高原則,滿足其一己之私。美國政府原本的創新策略是維持世代的領先,但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破壞了這個策略性原則,改採盡可能大幅度領先大陸科技與抑制大陸軍事能力的政策。我們應要理性思考,對美國政府所謂的理由要持懷疑態度。

除了自立自強,更要及早因應

美國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破壞,已嚴重衝擊台灣經貿利益,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造成巨大的商業損失;而美國掀起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動亂,也不是一場有贏家的對決。

大陸是台灣半導體最重要的市場,美國對大陸的出口管制也對台灣造成衝擊;台灣應要自立自強,關注美國對台灣的陰謀和政治手段,並因應美國對大陸的防堵制裁措施、產業供應鏈從大陸移出等挑戰。

57aaf38a-5bcb-4792-947b-e6f9ea16cd1d

精選段落摘要

懷璧其罪——台灣半導體面對的風險

汽車產業的車用晶片短缺問題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復甦,並使得德國、日本、美國政府向台灣求助。台灣與南韓生產晶片的少數科技園區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命脈,但地緣政治緊張和出口管制等因素可能導致晶片供應鏈中斷,進而引發晶片短缺問題。此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利的論調不斷出現,圍繞著台灣地緣政治風險高、對半導體產業倚賴過重以及對產業高度補貼等議題。

美國官員背後盤算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政治、產業、媒體間存在許多風險議題。德國、日本、美國政府都向台灣求助半導體短缺問題,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卻不斷發表「台灣風險論」,並催促美國通過《2022晶片法案》,強調美國必須自製晶片。雷蒙多的言論目的是要吸引投資,對半導體工廠和研發的補助則是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而拿台灣作敲門磚只是為了合理化該項政策的急迫性。

競爭者的嘴臉

美國政治人物和產業界人士都在不同場合提到台灣半導體產業存在的風險,並且呼籲美國政府將半導體產業自製化。日本政府對台積電進行的補助引起的質疑。

這些負面言論可能會導致國外顧客轉單或尋求次供應商、企業出走、外資減少、業者到海外投資設廠遭遇與本土企業差別待遇或被不合理要求等多種負面影響。

-->到 誠品線上 買這本書 

-->到 誠品線上 看作者的更多書籍 

*本文情境圖由Midjourney產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書僮 的頭像
    小書僮

    小書僮的品書齋

    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